近日,河北省“創新應用場景媒體行”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了唐山,聚焦機器人共享制造、智能裝備研發、化工新材料中試等典型場景。
唐山一家智能機器公司針對京津冀機器人中小企業“制造弱、創新難、抗風險差”痛點,打造全國首家機器人非標產品共享制造平臺,提供研發、制造、服務、政策端(含2億元創投基金等)全鏈條賦能。目前該平臺已服務近130家企業,帶動新增產值超1億元,研發周期縮短15%、單位成本降低8%,落地多項成果,“百川模式”成產業共享標桿。
想看這些機器人成果如何應用?走進唐山機器人展示體驗中心,4600平方米的空間里,工業焊接、消防滅火、軌道檢測等130多種機器人產品集中亮相,50余家企業的技術成果在這里實現“一站式展示、體驗、購銷”。作為唐山智能制造的“窗口”,這里不僅能讓觀眾直觀感受科技魅力,更搭建起企業與市場的對接橋梁。
在特種裝備領域,一家智能裝備公司的實踐同樣亮眼。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憑借“智能防爆機器人”獲評2023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,年營收超14億元。其參與打造的唐山“空天地網”一體化監管體系,融合無人機群巡查與AI識別,破解了傳統監管“發現難、危險大”的痛點;而還有一家科技公司,依托礦區閑置資源建成的高速動態測試平臺,更以全球領先的50-800km/h大尺寸模型測試能力,為全球最大貨運無人機提供關鍵認證,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,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“新基建”。
這些一個個的場景創新案例,正是河北“1231”模式落地的生動注腳。此次“創新應用場景媒體行”,也將通過挖掘更多唐山實踐,讓場景創新的示范效應進一步擴散,吸引更多企業參與,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注入更強動力。